心理科普
《助人技术》三阶段模型框架介绍及阅读收获日期:2025-08-19 浏览:742
小伙伴大家好,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本实用、且有温度的书——《助人技术》!

这本书由大学心理学教授克拉拉·E·希尔所著,凝结了她超过35年的实践与研究经验。语言深入浅出,无论是心理学“小白”,还是专业助人者,都能从中有所收获。它不仅能帮助我们自我成长,更能系统提升有效帮助他人的能力!
这本书最大的亮点,就是它提出了一个清晰、实用的“助人三阶段模型”。它不拘泥于某个单一流派的理论,而是紧紧围绕“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人”这一目标,博采众长,整合了当事人中心、精神分析、认知行为等多个经典流派的核心技术与智慧。
具体来看这个的三阶段模型:
一、探索阶段
这是建立安全、信任关系的基础。书中详细介绍了16种技术,帮助助人者做到深度倾听、准确共情、无条件积极关注,让当事人真切感受到被理解、被接纳。在这种安全的关系体验下,当事人更愿意开放自己,坦诚分享内心想法、感受和困扰,甚至有勇气面对那些被回避或深藏的情绪和视角。
二、领悟阶段
有些当事人会在深入探索后生成自己的领悟,也有些当事人会遇到“卡点”,比如“为什么我每次都会这样?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?”我们会结合探索阶段了解到内在世界的信息,通过个案概念化的方式,使用领悟阶段的技术,帮助他形成贴近他关于“卡点”的假设,在合适的时机提供给他,和他一起讨论,去验证,帮助当事人修通卡点。
三、行动阶段
当事人在经历了以上两个阶段后,基本解决了问题。有些当事人缺少勇气无法开始行动,有些当事人反复尝试行动失败受挫,有些人会越过探索领悟阶段,直接希望助人者帮助他改变行动。当事人遇到行动上的困难时,依然会需要助人者的支持、陪伴和帮助。这个章节会介绍6种技术,助人者可以沿着清晰的操作步骤,帮助当事人完成能力范围内想要改变的目标。
行动过程中遇到阻碍很正常,这时可能需要灵活回到“探索”或“领悟”阶段重新梳理。因此,三阶段模型并非僵化的线性流程,在我们运用技术更熟练时,可以根据助人进程和当事人状态,在三个阶段间动态、灵活地切换,选择最匹配当下需求的技术。
阅读收获
读完《助人技术》,你可能会有这些收获:
1.深度的自我觉察:
我们会持续觉察自己的想法、感受和反应,避免将自身情绪误认为是当事人的,减少自身议题对助人过程的干扰;
在每一步工作中清晰自己的用意,确保工作始终围绕当事人的需求和目标展开。
2.专业胜任力的提升:
通过掌握书中的技术,你会提升帮助他人的信心和专业感,并可以体验到助人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意义感。
3.感受到作者传递的温暖:
你会感受到希尔教授作为助人者的稳定、温暖、真诚的态度,还会感受到她对新手助人者的理解和支持。
欢迎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读书小组。
咨询师简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