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募||团体分析体验沙龙日期:2025-06-27 浏览:505

关于团体分析
团体分析(group analysis)是由德国精神分析师S.H. Foulkes(1898-1976)在二战后借鉴社会学、格式塔心理学、社会心理学和一般系统理论所创立的团体治疗方法。
Foulkes强调,人首先是社会存在。从生物学上讲,个体是最小的单位,而团体是基本的心理单位。个体从出生就进入充满他人和交流过程的网络矩阵中,通过这个网络提供的可能性而获得个体身份。因此,团体分析主张团体优先于个体。Foulkes认为,个体的精神障碍,特别是神经症和人格障碍,与人际关系有关,而治疗这些障碍的最佳方法是团体分析。团体分析将症状视为失败的交流和失败的关系。这些症状表现在个人与团体的关系中,并且经常或仅在患者与最接近他的人的关系中出现。
简言之,团体分析是心理动力学团体治疗的一种形式,其治疗作用就是揭露人际困难,试图通过团体中此时此地的人际关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。Foulkes使用术语“通过行为的自我训练”(ego-training-in-action)来描述此过程,即成员带着他们的症状、感知、歪曲和错误信念、防御、投射、移情和与其他成员的互动来到团体中,这些都会通过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完全展现出来。
团体分析理论的发展也吸收了精神病学家W. R Bion的团体治疗理论。Bion提出“基本假设”概念,即每个团体都会形成的某种“共享的心理状态”,并归纳出三种典型类型:(1)依赖(Dependency),团体成员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,期待领导者提供所有答案。当领导者无法满足这种期待时,团体容易陷入失望和消极抵抗。(2)战斗/逃跑(Fight/Flight),团体感到威胁时,要么寻找“敌人”进行攻击,要么试图逃避问题。这种状态常见于面临变革压力的企业团队。(3)配对(Pairing),团体将希望寄托在某两个成员的互动上,幻想他们能“孕育”出解决问题的方案。这种状态往往伴随着对浪漫关系的过度讨论。Bion精妙地描述了团体的双重特性:表面上,团体都在执行某项任务(如治疗、工作);但实际上,团体成员往往被某种共同的无意识信念所支配,这种洞察为理解团体动力提供了全新的视角。
随着时间推移,后来的团体分析学者又对团体分析理论进行了拓展,提出了更多基本假设的可能性,比如自我性(团体幻想成员间没有差异,追求虚假的和谐统一)、沉默共谋(团体通过心照不宣的沉默回避关键问题)、傲慢(团体表现出全知全能的态度,拒绝反思)。这些发展使团体分析理论更加丰富,能够解释更复杂的团体现象。
改变是如何发生的?
一个典型的团体分析小组一般由8人组成,每次会议90分钟,每周一到两次,形成一个稳定的互动场域。
团体的初始阶段,带领者会进行一定的动态管理,但随着团体发展,成员之间的互动逐渐成为核心。每个人在团体中的表现——如何回应他人、如何表达需求、如何应对冲突,都会成为探索的素材。
比如在团体中,成员会不自觉地重复他们在家庭、职场或社交中的关系模式(如回避冲突、过度讨好等)。通过其他成员的反馈和带领者的引导,个体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模式,并理解它们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。
因为团体是一个安全的“社会实验室”,成员可以尝试新的行为方式。例如,一个总是压抑愤怒的人,可能在团体中第一次表达不满,并发现这种表达并未破坏关系,反而促进了真诚的交流。
在团体的支持性氛围中,成员有可能发现自己的困扰并非独一无二,比如“原来不止我害怕被拒绝”,孤独感会减轻,这种共享体验本身就有疗愈作用。
带领者也可以帮助团体一起探索潜意识动力,通过解读团体中的沉默、座位选择、非语言信号等隐性互动,促进更深层的自我理解。
在一个充满活力和相互支持的团体中,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。成员们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待自己,在支持性氛围中处理创伤,个人问题在充满信任和保密的氛围中进行探讨,改变得以发生。
团体设置
时间、地点
线上:7月26日(周六)08:30-17:50,腾讯会议
线下:8月9日(周日)08:30-17:50,合肥地面,博波心理
第1节08:30-10:00;第2节10:10-11:40
午休
第3节14:00-15:30;第4节15:40-17:10;
集体历程回顾17:20-17:50
沙龙人数
线上沙龙带领者:魏宏波、李洁(简历附后)
线下沙龙带领者:魏宏波
成员6-10人,满6人开组,上限10人
注:罹患重性精神疾患或者评估为边缘型人格、反社会性人格等人士谢绝入组。
关于费用
每节100元,4节共400元
线上沙龙:7月10前报名,早鸟价350元(会员价同早鸟价)
线下沙龙:7月20日前报名,早鸟价350元(会员价同早鸟价)
报名后锁定席位,缺席或中途退出,费用不退。
福利:参加活动的成员将获得博波心理会员资格,以后参加本机构各类课程、团体时可以享受会员待遇
带领者简介
魏宏波
专业资质:
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
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(注册号D-24-051)
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(注册号X-19-156)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(证书编号0910000008200294)
主要受训经历:中美高级精神分析师连续培训项目(第一季,2012-2014);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工作委员会注册督导师培训项目(第三期,2017-2018);中德班催眠治疗连续培训项目(第十期,2018);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认证项目(第五期,2019-2021);中挪精神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(第六届,2022-2025)。持续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。
团体带领经验1400小时以上。
李 洁
专业资质:
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
(证书编号:1718000008201304)
主要受训经历:简单心理uni培训项目;中挪精神动力性团体心理治疗师培训项目(第六届,2022-2025);徐钧三年自体培训项目。持续接受个人分析与督导。
往期团体链接:
周一晚间网络团体:http://www.boboxinli.com/display.php?id=1314
周五晚间网络团体:http://www.boboxinli.com/display.php?id=1315
周日上午网络团体:www.boboxinli.com/display.php